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,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、传承技术技能、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,必须高度重视、加快发展,为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。
2022年3月7日,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,“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,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”,“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、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”。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部署,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落实,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路径指引。
完善人才政策与保障制度,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
第一,完善技能人才的收入分配政策,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。德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,普通院校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差距很小,促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做出接受什么教育的选择。我国与世界各国相比技能人才待遇偏低,国家应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,完善社会相关政策和保障制度,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,让全社会对职业教育有信心、更放心。
第二,完善社会流动政策,打破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、城镇落户、各种晋升方便的歧视。目前,从上升通道看,一方面,职业院校毕业生从中职、高职到本科贯通上升的路径不畅,家长对孩子未来升学的需求得不到保障。另一方面,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就业、升迁、落户等方面面临各种学历歧视。这些都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。为此,组织、人事部门应建立学历歧视禁止清单事项管理制度,国家机关、企事业单位用人中凡是触犯禁止清单事项的,一律予以责任追究。
第三,完善社会保障政策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,加快技术工人与公务员、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并轨的步伐,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。
完善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,落实校企合作的“双主体”定位
《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在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、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开创性的意见要求。但在具体推进落实过程中,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:一是政策相关配套文件有待落实,二是部门和地区重视程度不均,三是企业参与积极性整体不高,四是职校参与面临获取企业的信息来源少。
第一,进一步完善国家层面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,真正落实校企合作的“双主体”定位。统筹教育、人社、发改、工信、财政、农业农村、国资、税务等有关部门及行业组织,落实具有针对性、可行性、创新性的企业激励政策。在现有法律框架下,多路径尝试探索混合所有制,如混合所有制实训中心、企业学院,混合所有制公司(集团)办学等。
第二,各级政府要出台校企合作的地方性细化方案并纳入考核。地方政府要成立专门协调机构,制定校企合作细则方案,加强对各种合作模式的指导、服务、协调。建设打破校企需求信息不对称的大数据平台,并对参与企业进行动态评估。
第三,加强宣传和分类激励,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。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,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。对于中小微企业,降低补贴门槛,简化补贴流程,吸引参与校企合作;对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并取得突出成效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型企业,将其认定为“产教融合型企业”并给予一定奖励和荣誉。
第四,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办学实力。进一步优化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,提升职业学校的专业竞争力。进一步探索和实施柔性人才引进,完善后续评聘程序与工作待遇,提升教师队伍水平。
提升师资水平,加快推进博士层次“双师型”职教师资培养
目前高质量的“双师型”教师短缺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短板,职业院校最缺乏的就是融‘职业性、专业性、师范性’为一体的“双师型”教师。现有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存在“层次低、院校弱、毕业生入职职校比例不高、体系不完整”的问题,已经跟不上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。为此,一方面需要推进“本硕一体化”职教师资的培养工作,带动高水平工科院校参与职教师资的培养工作。为此,需要加快遴选一批开展“本硕一体化”职教师资的培养院校,单列招生计划,按照“本科与硕士教育阶段整体设计、分段考核、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”的要求,加快推进本科和硕士接续培养模式。这一模式可以带动高水平的工科院校参与职教师资的培养,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,吸引优秀生源报考职教师范专业。另一方面,为博士层次“双师型”职教师资培养开辟绿色通道,提升职教师资的培养层次。需要在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中设置职业技术教育领域,根据职教师资培养的特殊性,大力支持具有良好“技术师范”基础的院校新增“双师型”职教师资培养的教育博士点,单列教育博士(职业技术教育领域)招生录取计划。
加大经费投入,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
办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,为产业和社会提供大批高素质劳动者,是世界各主要发达经济体发展过程中一条重要经验。近年来,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,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逐步增加,然而由于职业教育投入的底子薄、历史欠账多,现有投入还无法完全满足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,与办学规?;共皇制ヅ?。2020年,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872亿元,同比增长9.97%;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758亿元,同比增长14.73%。然而,随着职业教育快速发展,尤其是高职院校扩招后,校均规模扩大20%,有的学校办学资源被稀释,出现办学条件不达标的情况。一些省份高职生均标准执行不彻底,没有覆盖中央企业办学。中职生均拨款国家标准迟迟没有出台,各?。ㄗ灾吻?、直辖市)标准不一,中职经费投入难以保障办学条件的改善。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,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,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基本保障,也是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。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涉及多个部门,地方政府是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。需要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牵头,协调各地和各部门厘清分工,落实责任,合力保障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。主管部门要科学测算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缺口,推动各地完善生均拨款制度,建立与办学规模、培养成本、办学质量相适应的经费投入机制。同时,要将地方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纳入督查激励省份、产教融合型城市遴选评审指标,并加大赋分权重,将每年各地对“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”落实情况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,推动地方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。此外,要加快推动股份制、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改革,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,落实好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抵扣政策。
(作者系重庆电信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)